「2023台中東勢新丁粄節」今日在東勢客家文化園區、台中客家故事館及東勢文化街區盛大登場,哈客舞青春、特色產業文化藝術DIY、客家特色加值產業展售會、公益販賣等各項活動於各區同步展開。台中市客家委員會主委江俊龍表示,今日雖為補班日,但一早有許多民眾到場參加,包含東勢客家文化園區、台中客家故事館及東勢文化街都非常精彩,歡迎大家領取活動手冊,必能收穫滿滿。
台中市中華花藝推廣協會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、台中市文化局聯合推廣花藝活動,今日起至12日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藝文展覽館,舉辦「花韻豐華」當代古典花藝美學特展,展出超過50件作品,並邀請書法家蔡崇三、鐵雕家溫啟良共同展出,歡迎民眾欣賞多元的花藝美學。
年過50的阿明(化名)為二級毒品施用者,感嘆年輕時誤交損友加上工作壓力而沾染毒品,多次出入監所,服刑期滿後回歸社會,自認已與社會脫節,成為社會邊緣人的他不被家人接受。對他而言,吸毒不僅是讓自己失去工作,甚至輸掉家庭。
開學在即,彰化縣政府於開學前完成全縣294所公、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公立幼兒園校園消毒作業,提供師生安全及安心學習環境。縣長王惠美感謝環保局及各鄉鎮公所協助,預訂於2月9日全數完成消毒,確保校園整體環境衛生安全,讓師生們安心返校迎接開學日。
台中市交通局今年1月在和平區梨山地區推動「幸福巴士2.0」提供民眾預約,全程免費搭乘,大幅提升偏鄉交通便利性,近期針對搭乘滿意度調查,整體滿意度達9成3,未來將持續朝客貨共載、觀光需求、跨縣市服務等方向規劃,除基本民行,也吸引觀光客帶動地方創生等產業經濟,讓梨山地區居民受惠。
臺灣一鄉鎮一農會,從農政推廣、農事教育、家政、四健會到信用金融、特產作物供銷,都緊密繫著廣大鄉村農民的日常生活所需。 在臺灣,農會是農業發展上最貼近農民的單位,重要性不言可喻,卻也是充滿政治角力的地方,而被貼上許多標籤。因此相較於農民,一般社會大眾對於農會的觀感與距離,就有明顯的落差。
在這裡上課的小學生好幸福,上學有文昌帝君守護,保祐學業進步! 「明新書院」位於南投縣集集鎮,於清光緒年間創建,和藍田書院、登瀛書院並列為南投三大書院,現在為集集鎮重要觀光景點之一,也是集集鎮教育、文化、宗教等重要中心。
臺中市東區後火車站附近,向來是人潮聚集的地方,或許很多人沒有注意到,車水馬龍的街道旁,隱身了一座百年古建築「瑾園」,當你走進大智路旁的小巷子,可以看見一道斑駁的紅磚牆出現在眼前,仔細欣賞會發現,這棟日式建築的設計,處處展現優雅細節。而它的屋主可是大有來頭喔,是霧峰林家林獻堂的姪子、當代文人林子瑾所蓋,也是刊物「臺灣文藝叢誌」的文化催生地呢!
臺灣人注重門神,認為門神可以守護一個家、一間廟,所以在畫門神的時候,都會特別費工,也很注重門當戶對。 主神是關公,就會搭配武將門神,但如果是媽祖,則會搭配宮娥門神來相呼應,什麼樣的主神,就會搭配什麼樣的門神,門神的配置,有一套道理存在,臺灣的廟宇彩繪師傅,都以可以畫出傳說中的門神,而感到驕傲。那到底這些在生活當中,默默地守護著我們的門神,祂要告訴我們,什麼樣的故事呢?
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是見證臺灣民主化過程的一環,從臨時省議會到省議會,再因為精省而走向歷史改制為省諮議會,省議會的功能、議事推動歷程及在臺灣民主發展上的意義與地位,都是無法被抹滅的精神象徵,雖然已經成為歷史,但價值與精神仍在,值得被記憶並傳遞下去。
你們知道「全臺灣最美的辦公室」在哪裡嗎? 「聚芳館」建於1922年,當時名為「南投郡物產陳列館」,是日本政府推廣臺灣手工藝產品的陳列館。 戰後,它的功能一變再變,曾經是衛生局、圖書館,也一度成為南投市龍泉里社區托兒所、複合式餐廳,最後才收回成為官方的辦公廳舍。民國34年光復後,曾經有部隊在聚芳館周邊紮營,也曾經租給商人經營公共食堂(酒家),熱鬧一時。
「鹿港地藏王廟」是民間少見以地藏王菩薩作為主祭神的寺廟。很多人應該都有聽過一個說法,鹿港以北有天后宮,南據地藏王廟,代表著鹿港的南北兩端。地藏王的信仰在鹿港當地深受重視,關係著鹿港移民、宗教信仰的重要關鍵,並且也是深具歷史意義的古老廟宇。